作者 | 吴阳煜
(资料图片)
入夏以来,热带水果榴莲在中国的关注热度持续上涨,对于国产榴莲的期待与价格变动,触动着众多老饕的神经。域外,泰国、马来西亚都是对中国市场的榴莲出口大户,就在这个炎夏的6月,两国的榴莲大战已经展开。
马来西亚和泰国都是榴莲生产主要国家,在国际市场特别是对华出口上,彼此之间已成竞争对手。除了品种有别以外,两国果农对榴莲的采收手法也有着差异:泰国果农是采取在榴莲未成熟时采割的方式,以便延长果肉的保质期,而大马的榴莲则是静待其在树上成熟掉落——马来西亚的水果商一直以此为卖点,称树上熟的榴莲比预先人工采收的榴莲风味更佳。
在东南亚各国的水果出口大战愈发激烈的格局之下,据马来西亚媒体报道,今年6月,有泰国水果商到马来西亚彭亨州劳勿县的水果园,采摘尚未成熟的猫山王等名贵品种的榴莲,将其运回泰国后,再以泰国猫山王的名义将它们出口到中国,用这样“偷梁换柱”的方式来做买卖。
猫山王榴莲
相信中国国内的榴莲爱好者们都或耳闻或品尝过马来西亚猫山王的独特味道。中国仅允许来自马来西亚的榴莲以冷冻果肉的保存方式进口,禁止其以鲜果进入中国市场——而这才让瞄准了马来西亚猫山王品质更佳优势的泰国水果商,得以用偷龙转凤、重新包装的方式,抢占前者市场份额的做法有了操作空间。
这样的事件被曝光之后,泰国政府很快喊停了这样不光彩的操作,禁止该国的水果商前往马来西亚采割榴莲,以保障泰国本土榴莲农民的权益。要知道,作为马来西亚最出名的榴莲品种之一,“猫山王”还得到了中国专利局的认可——只有马来西亚农业部注册果园出产、经大马政府认证编号的品种、并出具产地证和出口认可的,才是货真价实的猫山王。
泰国此举偷梁换柱,无疑使得出口到中国的榴莲品质相对不稳定,表面上是泰国榴莲,砸的却是大马“猫山王”的牌子。但值得玩味的是,同为当事方的大马当地榴莲业,却未对该事件做出明显抗议,甚至有部分地区保持沉默。
仔细想想,马来西亚的果农们对泰国水果商前来采割榴莲,持欢迎态度,这实际上合乎情理。要知道,后者远渡黑木山关卡,给出比当地上游收购商更高的收购价格,沿用的与大马不同的预先采割榴莲方式,也得到了许多本地果农的支持。
原因即在于,舍去了榴莲自然熟成的更优质品质,这为果农大大增加了榴莲的保鲜期,并降低了因滞销让榴莲变质“砸”在手里的风险。
要知道,从液氮处理到冷冻设备的购置,再到包装,进口中国的大马榴莲相比东南亚的其他竞争对手,不仅成本更高,送到中国消费者手中后,其味道也稍逊一筹——已经有无法坐视不管的大马果农表态称,预先采割的榴莲品质,与等待其“树上熟”的果肉在品质上并无差别,预见会有更多预先采割的大马榴莲面市。从这个角度来看,选择与泰国水果商“同流合污”的马来西亚农民,究竟是逐利的短视,还是为了开拓更多国际份额的积极举动呢?
来源:南风窗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标签: